在我做的BDF框架中,业务建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之一。
因为有了建模能力,就可以提供面向于不同目标用户的可解释能力了。
这种可解释能力可以简单归纳为:看得清、说的明、可扩展、易复用。
【资料图】
这几个关键词是有逻辑联系的,比如中台框架(BDF 主要服务于中台化组织或平台化组织下系统的技术问题,解决多种复杂能力在不同业务下的复用,实现复用提效和创新提效)首要的价值关键词就是复用,通过数据、模块、组织、方法论复用,但很多时候不是简单的直接复用,需要有一些定制需求,那就需要有好的可扩展能力。
哪些能力值得被复用需要看得清,说的明,如果有所谓的能力,但使用者看不清也说不明,那何谈复用?
为了服务好这个看得清,说的明建模就非常重要。
建模简单来说,就是实现物理世界作业的数字化模型,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1 映射物理世界,解决的是标准化的可感知问题;
2 指标驱动,解决的是模型优化与最佳实践问题;
建模又分为两类:
1 静态的模型建模;
2 动态的流程建模;
静态建模,参照于领域驱动DDD思想即可,就是找到关键领域模型,再进一步确定核心域、支撑域、通用域。
然后找到聚合根和值对象等信息,然后再找到领域服务。
在核心业务模型之上,考虑到集成、开放、共享等诉求,再做一层防腐层,实现业务细节与技术细节的隔离。
动态建模,其关键在于数字流程与具体业务流程的适配,这个东西和技术基建、团队组织情况、业务发展阶段、战略目标方向都有关系。
回到技术角度来说,流程的建模要考虑分类、分层、分级。
对于业务流程建模,业界有着五级流程、六级流程的说法。
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模型,是一个集成模型,放大了是一级流程,放小了是四五级流程。
比如从订单到收款算一级流程吗?
不同业务身份下具体走的实际路径,算几级流程呢?
如果再进一步细化下来又算几级流程呢?
有很多人说,如果流程画到了五级流程,基本上就等同于造废纸了。
但很多人对于流程越来越细这事乐死不疲,恨不得所有的流程最次要搞到四五级,好像把越来越细当做竞争优势似的。
业界有一些企业流程框架的方法论,比如APQC、SCOR体系等,这种方法论的目的是用来做流程分类,而不是用来做流程设计或流程改进的。
有什么区别呢?
流程分类不代表这个流程是个可操作的流程,更多的是以流程用户视角描述工作过程。
而流程设计或改进,基本上就是实实在在被操作执行的流程了,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的线上化和连接,对实际对象的流转与处理,通过日志提取并展示其中的实际流程。
也就对应着流程建模里面有两个概念:
1 流程地图;
2 流程模型;
这背后体现了一些认知误区,比如业务流程管理,究竟是“用业务流程来做管理”,还是“对业务流程的管理”,这背后的主体不同。
还有上面说的流程划分,可以想一下“流程分类”和“流程层级”是一回事吗?
业务上的“梳理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建模”是一回事吗?
业务流程数字化是信息的集成,还是人工步骤,还是文档流转?
回答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本质上需要思考,你说的那个业务流程,究竟想解决什么问题。
然后基于这个问题本质,对上面提到的问题形成方法论层面的共识,这样才能保证做出来的流程是可以落地的。
如果这些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没有搞清楚,为了流程而做流程,费时费力不讨好。
那业务流程模型应该做到几级呢?
先说目的,第一层级,其实对应着所谓的价值链,就是看企业价值如何一步步服务到最终目标用户的。(业务治理能力、作业流程)
再说第二层级,就是在这条价值链下,怎么结构化分类,解决合规、效率、风险、约束等问题。(业务逻辑映射、业务作业)
第三层级,是将价值能力落实到具体的领域组织下,寻求领域组织下的最佳实践和最佳设计,以指向企业的目标。(业务执行效果、系统操作)
第四层级,结合现有技术体系和产品形态,这个不一而同,就是看现状,看合理性,看落地情况。
总结来说,一套适配于自己的业务模型建模,要在第一性原理指导下,做分解分类,层级3~5级为宜,确定具体流程,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梳理痛点,输出问题,问题分类,寻求最优解和最优设计,找到最佳实践,快速复制,指向最终企业目标(毛利增长、成本降低、社会效益、品牌溢价等)。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