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世界资讯:为图放心而找的汽车陪驾,真的能让人放心吗?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23-04-07 09:51:51

阅读提示


【资料图】

“本本族”技能遗忘、刚出驾校不敢开车、车况路况不熟练……陪驾服务应需出现,但陪驾行业没有单独的行业分类和培训资格证,存在个人兼职多、收费标准不统一等乱象。对此,专家建议,通过制定陪驾人员的资质标准、进行相关机构评级、消费者评价体系等措施规范其发展。

“介绍车辆性能、熟悉城市路况、习惯正确的驾驶方式,陪驾基本就是帮助驾驶员锻炼这些。”4月6日,天津外环西路上,老家湖北荆门的李新教练正在集中注意力帮助学员关注周边车流和道路信号。

从驾校到复杂拥挤的城市道路,很多长时间未驾车的“本本族”或新手驾驶员一时间难以适应,一些驾驶员在家人陪伴下还容易出现争吵矛盾,紧急情况下也无法保障安全。专业的陪驾服务需求由此产生。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陪驾行业既有驾校机构提供专门的课程服务,也有个人兼职从事。专业从事陪驾的人员多在不同机构平台挂靠接单,不同机构的收费标准差别较大,陪驾行业规范以机构规章制度或社会评价为主,整体缺少监管。

“本本族”不敢上路 找陪驾靠谱吗?

从事驾驶相关工作8年,依靠着熟练地驾驶经验和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高中毕业的李新从一座小山村走出来逐渐在天津扎下根。“陪驾要求技术好,路况熟悉,能够发现学员弱项帮助他们快速上手,这个行业十分看重学员口碑。”李新告诉记者,“我每天早中晚都安排了预约,中途经常没有时间吃饭。从事陪驾行业想要赚钱并不轻松。”

为了解陪驾实际教学内容,4月初,记者在北京市一家驾驶培训学校进行了一次陪驾体验。确定使用驾校提供的车辆,首次体验价为280元/2.5小时。如果选择自用车则根据车辆不同,价格差异较大。

当天下午,陪驾刘教练到达约定地点,记者出示本人的驾驶证并签订教练提供的陪驾合同后开始计时。

“驾校学车时多学理论,特别是一些人为了通过考试背口诀、记标记点,驾照是考下来了,但是换一辆车上路时就不会开了。”从事驾驶培训6年,刘教练带过近500名学员,其中大部分是刚从驾校出来的新手。

从小区门口出发,依照教练的指挥围绕三环路驾驶,刘教练一边介绍沿路的交通标志,一边提示记者如何安全进行变道、超车等操作。“第一次陪驾主要了解你的驾驶水平,后续可以根据需求提出想练习的项目,比如倒车入库或下地库等,大部分学员接受10小时左右的实际操作后就能够熟练上路行驶了。”在刘教练总结了驾驶中出现的问题和改善方法后结束了本次课程。

体验后记者发现,对于未走过的道路更有勇气驾驶,专业陪驾车辆安装的副刹车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保障驾驶人员安全。

招聘需求火热 个人兼职增多

记者在网上查阅有关陪驾教练的招聘启事发现,陪驾招聘的需求量以大城市为主,北京、上海公布的招聘需求均超过万条。薪资方面,一线城市每月能达到1万元左右,全国月收入平均值为6350元。招聘陪驾教练大多不限学历,不限性别,但对于驾驶经验的要求一般在3~5年以上。

“薪资采用的是纯提成制,一般在6000元~1.3万元不等,工作按照住处就近分配。招聘陪驾教练主要看驾驶经验资格条件够不够,还要有一定的交流表达能力,做这个行业有时间就可以多接单。”北京市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客服告诉记者。

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在多个平台上看到了不少个人发布的陪驾信息。个人陪驾一般会公布自己的服务区域,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提供服务,价格明显低于陪驾机构,大部分个人陪驾为兼职。

记者联系到一位定位在深圳的郭教练,他表示做陪驾主要是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和经验比较自信,曾经从事过网约车和代驾,想利用兼职陪驾再增加一些收入。“个人陪驾需要学员自带车辆,高速费、油费自理,因此我接单的价格也很低,最低在每小时20元。”

个人陪驾大多没有教练证和机构背书,评价全靠口口相传。记者从这些发布的信息上看到,有一些个人陪驾的驾龄仅有2~3年左右,不符合大部分机构招聘陪驾教练的要求,只能个人兼职从事。

没单独行业分类 规范发展须多方发力

由于目前没有“汽车陪驾”这一职业的相关培训资格证,陪驾从业人员一般通过考取机动车教练员资格证或机构自行考核认证其陪驾教练资格,而个人兼职大多仅有驾驶证。

那么如何判断个人是否具备陪驾教学资质呢?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郑翔认为,“严格来说应看其是否具有教练员资格。陪驾本质上属于驾驶操作教练员,应当达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

此外,新手上路极易发生磕碰或交通违章等情况,陪驾过程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或违章违法,教练与学员间产生纠纷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从交通执法来看,因为理论上驾驶车辆的人应该是已经取得了驾驶证的驾驶员,那么其驾车上路,就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是改装车辆,陪驾教练可以通过踩刹车、控制方向盘等方式实际控制车辆,要考虑具体情形,由陪驾教练承担补充责任或与驾驶员承担连带责任。”郑翔告诉记者。

对于一些机构表示带教期间发生任何事故碰擦都跟学员无关、还可以签署免责协议的情况,郑翔表示,陪驾机构签署的免责协议属于民事协议,并不能违反交通行政法的强制规定。但驾驶人在实际承担责任后,可以依据协议要求陪驾机构承担责任。

目前,从行业分类来看,并没有认定陪驾教练所属的单独行业分类,陪驾行业的监督以机构自律和社会评价为主。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陪驾行业发展,郑翔认为:“服务质量的提高,除了可以通过品牌效应、消费者口碑等市场规则优胜劣汰来进行调控外,还应通过制定陪驾人员的资质标准、进行相关机构评级、消费者评价体系等措施规范其发展。”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