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游戏装备、社交账号、短视频账号等网络虚拟账号、财产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粉丝数量众多的虚拟账号,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和推荐机会,因此价值不菲,买卖虚拟账号的行为也屡见不鲜。(5月10日 法治网)
网络经济的发展,让许多人都拥有了支付平台账号,这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有益于经济交流。时间一长,账号一多,就难免一些账号长期搁置。一个搁置的账号,对于拥有人来说,并不会产生什么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又碰上有人求购、求租支付平台账号,难免令人心动,弃置不用的账号也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被眼前的利益一叶障目,就忽略了存在的风险森林,大跟头可能也就不远了。自己无用的支付平台账号,对方为什么要租买呢?为什么不自己申请注册呢?若是冷静地思考下来,也许就不会想要出售自己的账号了。可惜的是,在蝇头小利的冲击下,很多人缺乏了应有的根本防范和警惕意识。
那么,无用的账号,为什么有人想要购买呢?显然,这些购买者目的并不单纯,他们自有“妙用”。要求信誉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就是其伎俩所在。这些人很可能用信誉积分租赁共享充电宝等物品后不归还,甚至可能使用信贷功能购物、借钱,但由于账号提供者绑定的是自己的身份信息,平台和App在追责时,只会找到这些账号的注册人,他们就不知不觉成了“替罪羊”,需要为得到的小利益栽个大跟头。
出租、买卖支付类账号,不仅可能成为替罪羊,还可能构成帮信罪、侵害个人信息罪等,存在的法律风险是多方面的。一些人租买支付类账号,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作为电信诈骗、洗钱、逃税、行贿受贿等犯罪行为的工具,非法转移资金。出租、出卖支付类账户,尤其是账户绑定了银行卡的情况下,可能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违反了金融管理法律法规,除被罚款外,还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可见,租售支付账号,风险是极大的,蝇头小利后面埋着的都是大跟头。因此,账号使用人要树立安全使用观念,不但要有权利意识,还得有自我保护意识、责任意识,确保网络虚拟账户更好地发挥本身作用,而不是成为藏污纳垢、违法犯罪之所。非法买卖账号,不是获利,而是在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关育兵)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